8. 何為安太歲?
一到農曆過年前後,所有廟宇總是很忙碌,因為信徒都會來「安太歲」,究竟什麼是「太歲」?什麼是「安太歲」?
「安太歲」是一種民俗,一般人民共同遵守的習俗稱為「民俗」,和人類生活的經驗累積有關。
人類以觀測自然界的現象,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,在時間上,
上古人類根據太陽、月亮的運轉週期而創立了陽曆和陰曆,他們由太陽在一日當中影子長短的紀錄,
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;由月圓、氣候的變化週期分成一年十二個月。
又因為觀測天象,發現金木水火土五星中的木星,由天上的某個起點,十二年後又回到原點,
(現代天文觀測精密,已經知道木星軌道週期是十一、八六年,古人只取其大概,就是十二年)
也就是木星在天上移動一周天的十二分之一時,地球上恰好是一年,
所以古人把木星稱為歲星,木星運行一周就是十二年,即是十二地支。
用這個來紀年,稱為「歲星紀年法。」
但是不久人們又發現,木星的運行是由西向東(逆時針),
而所有恆星的出沒都是由東向西,這對於歲星紀年法帶來甚大的不便,
於是上古觀測者為了方便起見,就假設在木星的對面有顆看不見的星,朝著和木星相反的方向在天上運行,
這樣就和恆星的運動一致了,這顆看不到的星,取名為「太歲」。
後來演變成一種神祇信仰,並成為一種民俗。
也就是說,歲星,是金木水火土中的木星,太歲則是古人假想出來的星神,
古人把黃道附近的一周天,區分為十二等份,由東向西,並以十二地支來表示方位。
太歲是由歲星觀念演變而來的《續文獻通考·郊社八》:「太歲者,十二辰之神。木星一歲行一次,歷十二辰而一周天,若步然也。
自子至巳為陽,自午至亥為陰,所謂太歲十二神也。
(所謂太歲,就是十二地支的神,木星一年經過一個,十二年遶一周。從子到巳是為陽,午到亥稱為陰,這就是太歲十二神。)」
太歲信仰周朝就有,有關太歲的記載,最早出現在<荀子、儒效篇>中,
而:「武王之誅紂也,行之日以兵忌,東面而迎太歲。」,「東面而迎太歲」是說兵向東逆太歲而行,可見周朝已經有「歲破」的觀念。
如太歲在子,和太歲相對沖的方位午(正南)就是歲破(因為相對的是真正木星的位置所在);
而太歲運行到子(正北)的方位,稱為直符。
太歲之說盛行於漢代更擴大和十二生肖結合,並且深信太歲所在(直符)及所沖(歲破)的方位,
這兩方是不適宜動土興建宅第及遷移,否則會諸事不遂,甚至疾病、死亡。
這是生活經驗之談,其實所謂犯太歲之年,本命星也正和木星相對,
若我們以科學的角度來解釋,宇宙當中,磁場、電極或物與物之間都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,
同理可證,星球之間,當每個人所對應的星球運轉至與木星相斥的接觸點時,
當然是會產生諸事不順的現象;反之,在相吸的接觸點時,就會事事順利。
由於人對太歲降禍的畏懼,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,
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,唯恐觸怒太歲對己不利,
便於當年安奉太歲神位加以祭拜,以祈福消災。此活動便稱為「安太歲」。
參考資料:蕭登福著道教與民俗
「安太歲」是一種民俗,一般人民共同遵守的習俗稱為「民俗」,和人類生活的經驗累積有關。
人類以觀測自然界的現象,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,在時間上,
上古人類根據太陽、月亮的運轉週期而創立了陽曆和陰曆,他們由太陽在一日當中影子長短的紀錄,
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;由月圓、氣候的變化週期分成一年十二個月。
又因為觀測天象,發現金木水火土五星中的木星,由天上的某個起點,十二年後又回到原點,
(現代天文觀測精密,已經知道木星軌道週期是十一、八六年,古人只取其大概,就是十二年)
也就是木星在天上移動一周天的十二分之一時,地球上恰好是一年,
所以古人把木星稱為歲星,木星運行一周就是十二年,即是十二地支。
用這個來紀年,稱為「歲星紀年法。」
但是不久人們又發現,木星的運行是由西向東(逆時針),
而所有恆星的出沒都是由東向西,這對於歲星紀年法帶來甚大的不便,
於是上古觀測者為了方便起見,就假設在木星的對面有顆看不見的星,朝著和木星相反的方向在天上運行,
這樣就和恆星的運動一致了,這顆看不到的星,取名為「太歲」。
後來演變成一種神祇信仰,並成為一種民俗。
也就是說,歲星,是金木水火土中的木星,太歲則是古人假想出來的星神,
古人把黃道附近的一周天,區分為十二等份,由東向西,並以十二地支來表示方位。
太歲是由歲星觀念演變而來的《續文獻通考·郊社八》:「太歲者,十二辰之神。木星一歲行一次,歷十二辰而一周天,若步然也。
自子至巳為陽,自午至亥為陰,所謂太歲十二神也。
(所謂太歲,就是十二地支的神,木星一年經過一個,十二年遶一周。從子到巳是為陽,午到亥稱為陰,這就是太歲十二神。)」
太歲信仰周朝就有,有關太歲的記載,最早出現在<荀子、儒效篇>中,
而:「武王之誅紂也,行之日以兵忌,東面而迎太歲。」,「東面而迎太歲」是說兵向東逆太歲而行,可見周朝已經有「歲破」的觀念。
如太歲在子,和太歲相對沖的方位午(正南)就是歲破(因為相對的是真正木星的位置所在);
而太歲運行到子(正北)的方位,稱為直符。
太歲之說盛行於漢代更擴大和十二生肖結合,並且深信太歲所在(直符)及所沖(歲破)的方位,
這兩方是不適宜動土興建宅第及遷移,否則會諸事不遂,甚至疾病、死亡。
這是生活經驗之談,其實所謂犯太歲之年,本命星也正和木星相對,
若我們以科學的角度來解釋,宇宙當中,磁場、電極或物與物之間都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,
同理可證,星球之間,當每個人所對應的星球運轉至與木星相斥的接觸點時,
當然是會產生諸事不順的現象;反之,在相吸的接觸點時,就會事事順利。
由於人對太歲降禍的畏懼,當太歲運行到某個生肖的位置,
屬該生肖及其相對生肖者,唯恐觸怒太歲對己不利,
便於當年安奉太歲神位加以祭拜,以祈福消災。此活動便稱為「安太歲」。
參考資料:蕭登福著道教與民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