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. 漫談中元普渡

農曆七月俗稱「鬼月」,禁忌特別多,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:
一是根據自古以來「祭祖」、「神鬼說」演變而來的;另一種是生活經驗累積而形成。
因為,夏天蚊蟲滋生、百毒出入,中毒或中暑的機會很高,古時候醫藥常識與衛生觀念都不發達,所以造成死亡的機率非常高;
還有七月炎炎夏日,小孩子最喜歡到溪邊、海邊戲水,但是一個不小心就容易發生意外;
長輩提醒年輕人要注意安全,但是苦口婆心的勸阻實在不如這種「鬼」的說法來得有效,
因而有鬼月的產生,久而久之就成為民俗。

在鬼月裏的大事就是「中元普渡」,對中國人來說是個重大節日,
其實「中元」和「普渡」是兩回事,中元指的是農曆的七月十五的「中元節」,是個節日,
一年只有一天;而普渡指的是祭祀特定的對象,就是無嗣的孤魂野鬼,在廟宇建醮、神明聖誕、甚至有人農曆初一、十五時都有普渡,
但是兩者為什麼會連結在一起?而台灣普渡為什麼又稱為「拜好兄弟」?



「中元」原是道教的說法,這個名稱從北魏時期開始,道經稱天地人為三元,
「元」的意思是「萬物之始」,三元之氣是最初生成人類,長養萬物的根本,
並把三元分別配置於農曆的三個日子,即為「三元日」,也是三官大帝的生日。
道教眾神祇當中有天官、地官、水官合稱「三官大帝」(又稱為三界公),分別掌管天地人三界,
職務是天官賜福、地官赦罪、水官解厄。他們的聖誕分別為農曆一月十五日是為「上元節」;
七月十五日是為「中元節」;十月十五日是為「下元節」。凡是這三天,三官都要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。
道觀於中元節這一天例行設醮為地官慶賀誕辰。同時信眾也出資設齋為祖先求冥福,
請地官赦免祖先的罪過,讓他們早昇仙界,這是中元節成為民俗節日的主 要原因。

約當商周時期,每到七月,天子便會祭祀祖廟,因為七月是收穫的季節,
天子會象徵性的以新穀來祭祀,以表達對祖先的敬意,這個活動稱為「薦新」,
這種思想到了漢代,便慢慢轉變成為民間的習俗。
後來配合七月中元節,民眾便於這一天祭祖,而中元節便成為清明以外的另一次祭祖大節日。
但因為人們害怕無主的孤魂會來騷擾祖先享用祭品,所以也會舉行各式祭儀,來普度遊散的孤魂野鬼。

「普渡」起源於古代的鬼神思想,禮記.祭義篇有:「眾生必死,死必歸土,此之謂鬼。」
人死之後離開了人體的靈魂稱之為「鬼」。
鬼具有超能力,變幻莫測,可以保祐人,也可以為禍於人。
墨子.明鬼篇:「周宣王的臣子杜柏不曾犯死罪,而周宣王將他殺了,
杜柏臨死時說:『我不曾犯死罪,而我的國君卻要殺死我,死了若無知,也就罷了,倘若有知,不出三年,必定要使國君知道厲害。』
到了第三年,周宣王和諸侯在圃田打獵,打獵用的木車有百輛,隨從有數千人,佈滿整個野外,
到了正中午,杜柏忽然駕著白馬素車出現,他穿著紅色衣服,戴著紅色帽子,拿著紅色的弓,挾著朱紅色的箭,
追趕周宣王並對著他的車內放箭,一箭射中宣王的心窩,宣王的脊樑折斷,伏在弓囊上死了。
當時,參加打獵的人都親眼看到這事,遠方的人都說聽見這事。」
由此可見鬼的威力真的很大。
鬼是人的靈魂變成的,當時社會把人分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種等級,陰間亦然。
禮記.祭法中把鬼分成「泰厲」、「公厲」、「族厲」等,這些都是「無後的」,也就是沒有人供奉他們,
在生活上得不到滿足才作遂於人間,所以人們認為只有將他們好好供奉才能保平安,所以祭祀他們。

數百年前,大陸沿海居民大量移民台灣,
但是以當時的環境而言,很多人因為海難或是遇到海盜而亡;
即使登陸台灣,又因為當時的瘴氣或瘟疫而死的更是不在少數;
另外,「泉漳械鬥」在台灣史上是一大事,泉州和漳州的移民為了爭取耕種生存的空間而發生械鬥,死傷非常多。
因為當時的移民是如此辛苦才生存下來,而一同移民來台的同胞大家情同兄弟,
所以中元普渡時祭祀這些亡魂,稱為祭拜「好兄弟」。

在廟宇普渡時,都會有一尊紙糊的大士爺神像,並且在儀式結束後燒化掉。
嘉義民雄的大士爺廟是台灣唯一的大士爺廟,根據廟方的說法:由於「泉漳械鬥」,造成多數人死亡,
同時因為屍體的腐爛釀成瘟疫流行,兩派領導人和地方仕紳都認為不能讓這種情況發展下去,
於是到大陸找到第十九代「張天師」謀求解決方法。
張天師聽了他的敘述之後認為是這些好兄弟,因為積壓太久了,趁著鬼月出來到處橫行,此時必須請大士爺出來管理秩序,
於是張天師在一條三尺八的紅色綢布上畫下符咒給他們帶回,並說於普渡時拿出來掛起來同時和祭品一起祭拜。

由於普渡之後亂象逐漸減少,地方上慢慢恢復平靜,
七月普渡的習慣就這樣延續下來,所以早期的普渡只有紅色綢布並沒有大士爺的神像。
後來有一位大法師認為應該要有大士爺的金身才對,
過不久後大法師夢到大士爺的外型長相,有角、眼睛凸出、舌頭長到肚臍,醒來之後馬上找了畫師照著夢中看到的畫下
,並找到紙糊工匠做了一尊大士爺的金身,每年普渡的時候用,結束後焚化掉。
這個習性一直沿用到今。焚燒大士爺金身意思是讓大士爺祭典之後把那些好兄弟一起帶走。

數十年前,台灣地輪流普渡形成一種浪費,所以民國41年政府規統一於七月十五舉行普度,稱為「中元普渡」。


大士爺


請大士爺回歸本位